提供专利,创业项目,投资项目,小本创业,技术培训,技术转让,致富项目,专利技术
北京实用技术网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技术资料首页 >> 图书光盘 >> 建筑综合 >> 内容

综合网印教程工以光盘资料1

    1、以下实用技术资料是电子文档方式提供,可以打印。
    2、我们只提供实用技术资料,不销售任何相关产品和设备。
    3、交付方式:款到发货,即时发到您的电子邮箱中。汇款购买、联系方式
                 综合网印教程工以光盘资料
      以下技术资料为光盘形式提供,共一张光盘,包括本页以下所有内容,每盘280元。

《丝网印刷工艺》目录

第一章 丝网印刷概述
第一节 丝网印刷原理
第二节 丝网印刷的特点 
1.不受承印物大小和形状的限制 
2.版面柔软印压小
3.墨层厚覆盖力强
4.适用各种类型的油墨 
5.耐光性能强 
6.印刷方式灵活多样
第三节 丝网印刷的发展 
1.丝网印刷的起源 
2.丝网印刷在世界各务的发展 
3.我国近代丝网印刷的发展 
第四节 丝网印刷的应用 
第五节 丝网印刷工艺概要

第二章 丝网印刷制版 
第一节 丝网
一、有关丝网的术语
1.丝网
2.丝网目数
3.丝网厚度
4.丝网的开度 
5.丝网的开口率
6.丝网的过墨量
7.丝网性能术语
二、丝网的种类
1.蚕丝丝网
2.尼龙(锦纶)丝网 
3.涤纶(聚酯)丝网 
4.不锈钢丝网 
5.镀镍涤纶丝网 
6.压平丝网 
7.防静电丝网 
8.带色丝网 
9.镍箔穿孔网 
10.镶边钢丝网 
三、丝网的编织形式 
四、丝网的规格型号 
1.国产丝网 
2.进口丝网 
五、丝网印刷对丝网性能的要求 
1.抗张强度大 
2.断裂伸长率小 
3.回弹性好 
4.耐温湿度变化的稳定性好 
5.油墨的通过性能好 
6.对化学药品的耐抗性好 
六、丝网性能的比较 
七、如何选用丝网 
1.如何根据承印物选用丝网 
2.选用丝网应注意的问题 
八、丝网的保管 
第二节 网框和绷网 
一、网框 
1.木质网框 
2.中空铝框 
3.钢材网框 
4.塑料网框 
5.异形网框 
6.组合网框 
7.网框的形状 
二、网框的选用 
1.抗张力要强 
2.应作预应力处理 
3.坚固耐用 
4.操作轻便 
5.粘合性好 
6.尺寸合适 
三、网框的保管 
1.水平存入 
2.防碰撞、防重压 
3.防潮 
四、绷网工艺 
1.绷网的工艺过程 
2.手工绷网 
3.器械绷网 
4.机动绷网 
5.气动绷网 
6.直接绷网法及间接绷网法 
7.绷网角度的选择 
8.小网框绷网法 
9.绷网步骤 
10.绷网的质量要求 
11.关于增量绷网 
12.绷网张力计 
13.张力的测定 
第三节 丝印感光胶及感光膜 
一、丝网印刷对感光材料的基本要求 
1.丝印制版对感光材料的要求 
2.丝网印刷对感光材料的要求 
二、丝印感光材料的发展 
三、丝印感光胶的主要成分 
1.成膜剂 
2.感光剂 
3.助剂 
四、感光胶的感光原理 
1.重铬酸盐的感光原理 
2.重氮树脂的感光原理 
3.丙烯酸酯的感光原理 
五、感光胶的分类介绍 
1.重铬酸盐感光胶 
2.尼龙感光胶 
3.重氮型感光胶 
4.铁盐感光胶 
5.SBQ感光胶 
6.丝印制版用感光膜 
六、使用感光胶制版举例 
1.重铬酸盐感光胶 
2.重氮型感光胶 
3.直间法感光材料 
第四节 底版制作 
一、原作 
1.丝印对原稿的要求 
2.原稿的分类 
二、手工底版制作工艺 
1.描绘法 
2.刻膜法 
3.压敏转印法 
4.绘画法 
三、丝印底版照相制版工艺 
1.线条、文字底版的制作 
2.单色网目调底版的制作 
3.彩色网目调底版的制作 
四、网目调丝印的丝网选择 
1.丝网应与网屏线数相适应 
2.网目调丝印中的龟纹 
3.各色网版的加网角度问题 
五、修版的基本技法 
1.描墨 
2.涂黑墨水 
3.涂布水彩颜料 
六、拼版工艺 
1.拼版的目的 
2.套图拼版 
3.拼小版、大版法 
七、照相制版器材 
1.制版照相机 
2.制版照相感光片 
3.照相光源 
4.晒版光源及晒版设备 
第五节 丝印印版的制作 
一、丝网印版的质量要求 
1.丝网印版的再现性 
2.印刷面版膜的厚度 
3.丝网印版的耐印力 
4.丝网印版的脱膜性 
二、丝网制版法分类介绍 
1.手工制版法 
2.金属版制版法 
3.感光制版法 
4.投影感光制版法 

第三章 丝网印刷 
第一节 丝网印刷机 
一、丝网印刷机的种类 
1.按自动化程度分类 
2.按网版及印刷台的形式分类 
3.按承印物形状分类 
4.几种特殊的丝网印刷机 
二、丝网印刷机工作原理 
1.平网平面丝网印刷机工作原理 
2.平网曲面丝网印刷机工作原理 
三、丝网印刷机的主要机构 
1.传动装置 
2.印版装置 
3.印刷装置 
4.支承装置 
5.对版机构 
6.干燥装置 
7.电气控制装置 
四、丝网印刷机的调整、安装和维护 
1.整机工作循环的相位调整 
2.操作调整 
第二节 丝印油墨 
一、丝印油墨的组成 
1.色料 
2.连结料和助剂 
二、丝印油墨的分类介绍 
1.依干燥形式分类的丝印油墨介绍 
2.依承印物种类分类的丝印油墨介绍 
3.依功能分类的丝印油墨介绍 
4.依连结料分类的丝印油墨介绍 
三、丝印油墨的性能 
1.粘度 
2.触变性 
3.屈服值 
4.流动度 
5.可塑性 
6.表面张力 
7.细度 
8.粘弹性 
9.干燥性 
10.硬度 
11.耐光性 
12.耐热性 
13.耐化学力 
14.丝印油墨的固着牢度 
第三节 丝印刮板 
一、刮板的功能 
1.填墨作用 
2.匀墨作用 
3.刮墨作用 
4.压印作用 
二、刮板的种类 
三、刮板的形状及尺寸 
1.刮板的安装尺寸 
2.刮板的刃口形状 
四、刮板材料及性能 
1.刮板材料 
2.刮板的性能 
3.聚胺酯橡胶刮板介绍 
五、刮板的使用与维护 
1.刮板的研磨 
2.刮板的操作 
3.刮板的维护 
第四节 丝网印刷作业 
一、油墨的调配 
1.调色 
2.油墨调色方法 
3.油墨印刷适性的调整 
二、承印物的准备 
1.纸 
2.塑料 
3.金属 
4.织物 
5.陶瓷器 
6.玻璃 
7.橡胶 
8.印刷线路板用的镀铜层压板 
9.氧化铝陶瓷 
三、印刷台及印版的安装 
1.印刷台的安装 
2.印版的安装 
3.机用刮板的安装 
四、承印物的定位 
1.挡规定位 
2.跑版的定位 
五、丝网印刷作业 
1.试印 
2.套印 
3.手工印刷要点 
4.平面印刷要点 
5.曲面印刷要点 
六、丝印油墨的传递 
1.油墨在版上的移动和回转 
2.油墨的转移 
3.填墨 
4.印迹油墨的铺展 
七、丝网印刷品的干燥 
1.干燥方法 
2.干燥设备 

第四章 实用丝网印刷 
第一节 织物印花 
一、织物印花分类 
1.按织物的形式分类 
2.按织物印花工艺分类 
二、印花工艺介绍 
1.漏花纸版印染法 
2.丝网印染法 
三、各种印花法介绍 
1.涂料直接印花 
2.丝绸印花 
3.针织内衣印花 
4.拔染印花 
5.丝印烂花 
6.毛织物印花 
7.平绒印花 
8.发泡印花 
9.植绒印花 
10.转移印花 
四、特种印花 
1.电化铝转移印花 
2.光致发光印花 
3.荧光印花 
4.金、银粉印花 
5.涂料泡沫印花 
6.变色印花 
7.香味印花 
8.钻石印花及珠光印花 
五、丝网印花疵病分析 
1.对花不准(错版、套版不准、错花) 
2.渗化(扩散、涸色) 
3.露底(干版) 
4.色差 
5.花纹色泽深浅不均 
6.重印(重影、双影、双印) 
7.蹭色 
8.溅殆(溅点、飞色) 
9.色点 
10.花型变形(走样) 
11.版伤印、砂眼 
12.传色 
13.花型位置不准 
14.折皱缺花 
15.接花不准 
16.边污 
17.白边 
18.搭色 
六、织物彩色网目调丝网印花 
1.彩色网目调丝印的特点 
2.彩色网目调丝网印花工艺 
第二节 塑料丝网印刷 
一、塑料的种类 
1.依塑料受热后的性能变化分类 
2.依塑料的应用分类 
二、塑料的性能 
三、塑料的表面处理 
1.塑料印前处理的作用 
2.塑料印前处理的主要方法 
四、塑料的静电去除 
1.硅系除电剂 
2.表面活性剂除电剂 
五、塑料丝印油墨的选择 
1.塑料印刷用油墨及溶剂 
2.塑料印刷用油墨的表面张力和固着性能 
3.塑料印刷用油墨的干燥 
六、塑料丝印实例 
1.聚氯乙烯塑料的丝网印刷 
2.ABS塑料的丝网印刷 
3.聚乙烯、聚丙烯塑料的丝网印刷 
4.电子产品塑料部件的丝网印刷 
5.塑料标牌的丝网印刷 
6.软、硬质塑料件的丝网印刷 
7.仪器面板的丝网印刷 
8.石英钟面的丝网印刷 
9.彩色涤纶标牌的丝网印刷 
第三节 金属的丝网印刷 
一、金属丝印的印前处理 
1.除油 
2.抛光 
3.拉丝与旋纹 
4.喷砂 
5.氧化染色 
6.砂面处理 
7.喷漆 
8.高光加工 
二、金属的丝网印刷工艺 
1.底版制作 
2.定位 
3.油墨的调配 
4.丝印标牌的质量要求 
三、磷化底漆在金属丝印中的应用 
1.单组分磷化底漆 
2.双组分磷化底漆 
3.涂漆工艺要求 
四、金属标牌丝印举例 
1.丝印腐蚀标牌 
2.丝印铝氧化染色标牌 
3.丝印凸凹彩色铝标牌 
4.丝印喷砂氧化嵌漆铝标牌 
5.丝印水白氧化铝标牌 
6.丝印铝氧化彩色标牌 
7.高光立体浮雕铝标牌 
8.丝印电镀牌匾 
9.仿金属蚀刻丝印 
10.丝印圆锥形刻度盘 
11.仿瓷氧化标牌 
第四节 陶瓷的丝网印刷 
一、陶瓷丝印的发展 
二、陶瓷器装饰分类 
三、丝印陶瓷装饰工艺的特点 
1.直接装饰法 
2.间接装饰法 
3.综合装饰法 
四、陶瓷釉上贴花纸丝印工艺 
1.釉上贴花纸丝网印刷 
2.釉上贴花纸印料 
五、陶瓷釉下贴花纸丝印工艺 
1.照相分色 
2.小样套合试烧 
3.丝网印版制作 
4.载花纸的裱合 
5.釉下贴花印料 
6.釉下贴花纸的丝印 
六、陶瓷的直接丝印装饰法 
1.直接丝印装饰法的特点 
2.陶瓷直接装饰法丝印的设备与材料 
3.热塑性印刷 
七、丝印釉面砖 
1.打样 
2.瓷釉制备 
3.砖坯处理 
4.丝印 
八、丝印搪瓷贴花纸 
1.丝印搪瓷贴花纸工艺 
2.印刷用纸 
3.印料 
4.有机高聚物薄膜 
5.丝印 
6.涂膜及贴花 
7.丝印搪瓷贴花纸注意事项 
第五节 玻璃的丝网印刷 
一、制版 
二、玻璃釉料 
1.着色剂 
2.助熔剂 
3.刮板油 
4.玻璃彩釉 
三、玻璃丝网印刷机 
四、烧制 
五、玻璃丝印的注意事项 
六、铅毒试验 
七、平板玻璃的丝印 
八、玻璃的丝网热印 
九、玻璃的特殊丝印工艺 
1.玻璃制品蚀刻丝印 
2.玻璃冰花丝印 
3.玻璃的蒙砂丝印 
4.玻璃的丝印离子交换着色 
5.丝印接触控制盘 
6.玻璃表面的消光丝印 
7.电热除雾装置的丝印 
8.液晶显示元件的丝印 
第六节 电子产品制造中的丝网印刷 
一、印刷电路 
1.铜箔层压板印刷电路 
2.挠性板印刷电路 
二、厚膜集成电路 
1.集成电路概述 
2.厚膜集成电路的丝印工艺 
三、丝印薄膜开关 
1.基材 
2.丝印 
3.干燥 
四、太阳能电池的丝网印刷 
1.概述 
2.构造及制造方法 
3.性能 
五、厚膜型热印头 
第七节 特殊制品的丝网印刷 
一、彩票丝印 
二、电饰广告板的丝印 
三、金属广告板丝印 
四、不锈钢制品的丝印 
五、光反射体的丝印 
六、用丝网版转印电化铝 
七、丝印版画 
八、漆器丝印 
第八节 丝网印刷故障及对策 
一、糊版 
二、油墨在承印物上固着不牢 
三、墨膜边缘缺陷 
四、着墨不旬 
五、针孔 
六、气泡 
七、网膜 
八、印刷位置不精确 
九、叠印不良 
十、成品墨膜尺寸扩大 
十一、墨膜龟裂 
十二、涸墨 
十三、背面粘脏 
十四、粘页 
十五、印版漏墨 
十六、图像变形 
十七、滋墨 
十八、飞墨 
十九、静电故障 

《印刷概论》目录

第一章 印刷术发展史 
第一节 印刷术的起源 
一、文字的产生 
二、笔、纸、墨的发明 
三、盖印与拓石 
第二节 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 
一、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二、活字版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 
第三节 现代印刷术的发明与演进 
一、我国印刷术向国外的传播 
二、现代印刷术的产生和演进 
第四节 我国近代印刷术的发展和新中国的印刷事业 
一、我国近代印刷术的发展 
二、新中国的印刷事业 

第二章 印刷综述 
第一节 印刷的定义和特点 
一、印刷的定义及过程 
二、印刷的特点 
第二节 印刷的要素 
一、原稿 
二、印版 
三、油墨 
四、承印物 
五、印刷机械 
第三节 印刷的分类 
一、按照印版形式的分类 
二、按照印刷品的色彩分类 
三、按照印刷品的用途分类 
四、印刷工艺流程 

第三章 印刷图像信息处理 
第一节 连续调图像阶调复制的原理 
一、网点对图象阶调的传递 
二、网点的特性 
第二节 颜色再现的基本原理 
一、颜色的分类和特征 
二、颜色的分解和颜色的合成 
第三节 制版照相工艺 
一、照相设备及器材 
二、线条原稿的照相工艺 
三、单色连续调图象原稿的照相工艺 
四、彩色图像原稿的照相工艺 
第四节 电子分色加网工艺 
一、电子分色机的主要结构和功能 
二、电子分色机的操作 
三、电子整页拼版系统 
第五节 彩色桌面出版系统 
一、DTP的输入设备 
二、DTP的加工处理设备 
三、DTP的输出设备 
四、高端联网 

第四章 制版 
第一节 文字排版 
一、印刷的字体和规格 
二、书籍的组成及版式设计 
三、活字版排版工艺 
四、照排工艺 
五、计算机排版工艺 
第二节 凸版制版 
一、铜锌版的制版工艺 
二、铅版的制版工艺 
三、感光树脂版的制版工艺 
四、柔性版的制版工艺 
第三节 平版制版 
一、PS版的制版工艺 
二、其它平版的制版工艺 
第四节 凹版制版 
一、印版滚筒的制作 
二、照相凹版的制版工艺 
三、电子雕刻凹版的制版工艺 
第五节 孔版制版 
一、丝网制版的设备及器材 
二、丝网制版工艺 
第六节 打样 
一、机械打样法 
二、预打样法 

第五章 印刷 
第一节 凸版印刷 
一、凸版印刷机 
二、凸版印刷工艺 
三、柔性版印刷工艺 
四、常见的印刷故障 
五、凸版印刷品的质量要求 
第二节 平版印刷 
一、平版印刷机 
二、平版印刷工艺 
三、常见的印刷故障 
四、平版印刷的质量控制 
五、平版印刷新工艺 
第三节 凹版印刷 
一、凹版印刷机 
二、凹版印刷工艺 
三、常见的印刷故障 
四、凹版印刷的质量控制 
第四节 孔版印刷 
一、孔版印刷机 
二、丝网印刷工艺 
三、常见的印刷故障 

第六章 特种印刷 
第一节 木刻水印 
一、勾描 
二、刻版 
三、水印 
四、装裱 
第二节 盲文印刷 
一、编辑 
二、排版 
三、打样 
四、校对 
五、改版 
六、制版 
七、印刷 
八、装订 
第三节 全息照相印刷 
一、拍摄全息图 
二、制版全息图母版 
三、母版表面金属化 
四、电铸金属母版 
五、压印 
六、真空镀膜 
第四节 立体印刷 
一、立体照片的拍摄 
二、分色加网制版 
三、印刷 
四、光栅板贴合成型 
第五节 贴花印刷 
一、裱纸 
二、制版和印刷 
三、转印 
四、陶瓷贴花印刷新工艺 
第六节 铁皮印刷 
一、铁皮处理 
二、印刷 
三、干燥 
第七节 表格印刷 
一、表格印刷机 
二、表格印刷工艺 
第八节 喷墨印刷 
第九节 软管印刷 
第十节 不干胶印刷 
第十一节 磁性印刷 

第七章 印后加工 
第一节 书刊装订工艺 
一、书刊装订工艺的演进 
二、平装书的装订工艺 
三、精装书的装订工艺 
四、线装书的装订工艺 
第二节 表面整饰加工 
一、上光 
二、覆膜 
三、烫箔 
四、模切、压痕 

《印后原理与工艺》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书刊装订技术的发展简况 
一、龟册装 
二、简策装 
三、卷轴装 
四、旋风装 
五、经折装 
六、蝴蝶装 
七、和合装 
八、包背装 
九、线装书 
十、平装 
十一、骑马订 
十二、精装 
十三、特装 
十四、活页装订法 
第二节 书刊印刷产品的分类及书籍的结构 
一、书刊印刷产品的分类 
二、书籍的结构 
第三节 书刊装订方法的分类及其主要的工艺流程 
一、书刊装订方法的分类 
二、书刊装订的主要工艺流程

第二章 折页 
第一节 折页的方法及应用 
第二节 折页方法及原理 
一、冲击式折页原理 
二、滚折式折页原理 
三、刀式折页原理 
四、栅栏式折页原理 
第三节 折页机的类型及选用 
一、折页机的类型 
二、折页机的特点及选用 
第四节 折页工艺 
一、手工折页 
二、机器折页 
第五节 摆版与装订方法的关系 
一、摆版 
二、摆版与装订方法的关系 
三、常见开式的摆版 
第六节 折页的质量要求及影折页质量的因素 
第七节 书贴扎捆 

第三章 配页 
第一节 配书帖 
一、附加页的种类 
二、补页的类型、特点及选用 
三、影响补页粘接牢度和使用寿命的因素 
四、插页的类型 
五、粘附加页 
第二节 配书芯 
一、配书芯的方法 
二、配书芯工艺 
三、上蜡和浆背 
第三节 影响配页生产效率的因素及配页质量的检查 
一、影响配页生产效率的因素 
二、配页质量的检查 

第四章 订书 
第一节 书贴订连的方法 
第二节 三眼订和缝纫订 
第三节 铁丝订 
第四节 锁线订 
一、锁线订的方法及工艺原理 
二、锁线机的类型及技术原理 
三、锁线订质量要求 
四、影响锁线订牢度的因素 
第五节 无线胶粘装订 
一、无线胶粘装订的方法 
二、无线胶粘装订质量要求 
三、影响无线胶订牢度的因素 
第六节 塑料线烫订胶粘装订 

第五章 平装工艺 
第一节 平装书加工工艺 
一、平装封面的包裹形式 
二、包封面 
三、烫背 
第二节 平装生产线 
一、无线胶订生产线 
二、订包烫生产线 
第三节 平装书刊装订质量要求 
第四节 骑马订工艺 
一、半自动骑马订书机及订书工艺 
二、骑马订书联动机 
三、骑马订书刊质量要求 
第五节 裁切 
一、裁切的对象和作用 
二、什么叫裁切 
三、影响裁刀和刀条使用寿命的因素 
四、影响裁切质量的因素 

第六章 精装工艺 
第一节 精装书籍的形式 
一、书芯书背的形状 
二、书壳形式 
三、书壳套合形式 
第二节 书芯加工工艺 
一、压平 
二、印胶 
三、裁切 
四、扒圆 
五、起脊 
六、贴背 
七、裱卡 
八、精装书芯质量要求 
第三节 书壳制作 
一、精装书壳的结构 
二、精装材料的计算 
三、书壳制作工艺 
四、精装书壳翘曲的原因及防止 
五、精装书壳质量要求 
第四节 上书壳 
一、上书壳的方法及应用 
二、上书壳和干燥 
三、压平和干燥 
四、压沟槽 
五、包护封 
第五节 精装书籍生产线 
一、JZX-01型精装书籍生产线 
二、德国柯尔布斯70型精装自动线 
第六节 精装书刊装订质量要求 

第七章 线装及特装 
第一节 线装书的加工工艺 
一、线装书的形式 
二、线装书的加工工艺 
第二节 书函的加工工艺 
一、书函的形式和结构 
二、书函的加工工艺 
第三节 特装 
一、书芯的特装形式 
二、书壳的特装形式 
三、装饰书盒 

第八章 书刊装订材料 
第一节 书壳材料和封面面料 
一、书壳材料 
二、封面面料 
三、烫印材料 
第二节 环衬材料 
第三节 贴背材料 
一、书背用布 
二、书背纸 
三、堵头布 
四、丝带 
第四节 缝订材料 
一、铁丝 
二、装订线 
第五节 胶粘材料 
一、书刊粘结的形式 
二、对象订用胶粘剂的要求 
三、书刊装订常用胶粘剂的种类 

第九章 书刊的包装 
第一节 书刊的包装 
一、包装要求 
二、包装方法 
三、机械包装 
第二节 书刊产品的封签、运输和保管 

第十章 书刊装订工艺设计 
第一节 书刊总体设计概述 
第二节 书刊装订工艺流程设计 
一、影响书刊装订工艺流程设计的因素 
二、书刊装订工艺流程的设计 
第三节 生产作业的组织 
一、影响生产作业组织形式的因素 
二、生产作业的组织

第十一章 覆装 
第一节 覆膜的特点及应用 
一、覆膜原理及特点 
二、覆膜的应用 
第二节 覆膜设备 
一、概述 
二、即涂覆膜设备 
三、预涂覆膜设备 
第三节 覆膜工艺 
一、概述 
二、加工工艺 
三、印刷对覆膜的影响 
四、常见故障及处理 

第十二章 上光 
第一节 上光的特点与应用 
一、上光原理概述 
二、上光的特点及应用 
第二节 上光工艺 
一、上光工艺过程及分类 
二、上光涂料 
三、影响上光质量的工艺因素 
第三节 上光设备 
一、上光设备的种类和特点 
二、普通脱机上光设备 
三、组合式脱机上光设备 
四、联机上光设备 
第四节 上光加工的故障分析及处理 
一、膜面出现条痕或起皱 
二、印刷品互相粘连 
三、成膜膜层光泽度差 
四、压光后印刷品空白部分呈浅色部分,而浅色部位变色 
五、涂层不均匀、有气泡、麻点等 
六、膜面起泡 
七、压光中,印刷品与上光带之间粘附不良 
八、印刷品压光后,表面易折裂 
九、压光后两侧膜面亮度不一致 

第十三章 模切与压痕 
第一节 模切压痕产品的特点及应用 
一、产品的分类及特点 
二、模压原理 
第二节 模切压痕版的排版 
一、模切压痕版的分类及特点 
二、版面设计及制作 
第三节 模切压痕工艺 
一、加工工艺流程概述 
二、加工工艺过程 
三、工艺参数及其影响 
第四节 模切压痕设备 
一、平压平模压机 
二、圆压平模压机 
三、圆压圆模压机 
第五节 模切压痕加工中常见故障及处理 
第六节 激光模压概述 

第十四章 复合薄膜印后加工工艺 
第一节 复合薄膜用基材 
第二节 复合加工工艺 
一、干法复合 
二、湿法复合 
三、无溶剂复合 
四、热熔复合 
五、涂覆 
六、挤出复合 
七、多层共挤出复合 
八、印刷对复合工艺及产品质量的影响 
第三节 真空蒸镀金属薄膜工艺 
一、概述 
二、镀膜基材 
三、真空蒸镀原理和方法 
四、蒸镀铝工艺 
第四节 复合材料和成品的物性及检测 
一、复合薄膜的性能测试 
二、软包装容器的性能测试 
三、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 
四、耐蒸煮复合包装袋标准 
第五节 成型加工 
一、复卷检查 
二、压花 
三、分切 
四、制袋 

第十五章 电化铝烫印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电化铝箔材分类及特点 
一、电化铝箔材的结构 
二、电化铝箔材的分类及特点 
第三节 电化铝烫印工艺 
一、电化铝烫印设备 
二、电化铝烫印工艺 
第四节 电化铝烫印常见故障及处理 
一、烫印不上或不牢 
二、反拉 
三、烫印图文失真 

第十六章 凹凸压印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凹凸压印印版制作 
一、凹版的制作方法 
二、凸版的制作方法 
三、凹凸版制作中的技术及艺术处理 
第三节 凹凸压印工艺及常见故障处理 
一、工艺方法 
二、装版 
三、凹凸压印 
四、凹凸压印常见故障及处理 

第十七章 金属印后加工 
第一节 金属印刷的分类及特点 
一、金属印刷的分类 
二、金属印刷的特点 
第二节 金属材料的印刷适性 
第三节 印前处理 
一、制版工艺要求 
二、印刷前涂底处理工艺 
第四节 印后加工 
一、成型加工工艺 
二、加工设备

《分色制版新技术》目录

第一章 分色制版技术的发展概况
第一节 彩色桌面出版系统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电子分色系统的发展简史
一、原始型电分机
二、早期型电分机
三、改进型电分机
四、整页拼版系统
五、完善型电分机与桌面扫描仪
六、电分机高端联网
第三节 印前图文信息处理的模式
一、图文信息印刷
二、印前图文信息处理的模式

第二章 工艺设计的依据与整稿
第一节 分色制版工艺设计的基础
一、工艺设计的意义与作用
二、工艺设计的原则
三、工艺设计的根据
四、工艺设计的工作内容
五、影响复制品质量的因素
六、彩色制版印刷总体工艺设计
第二节 原稿的分类
一、按原稿种类分类
二、按照原稿形式分类
第三节 原稿分析
一、对原稿的要求
二、原稿目测鉴别
三、原稿数据测量
第四节 整稿
一、整稿的内容和程序
二、整稿方法
第五节 检测量具与参数测试
一、规范化数据化工作内容
二、检测量具
第六节 油墨、纸张的印刷适性测定
一、油墨色度特性的测试
二、纸张印刷适性的检测
三、印刷与打样数据的测定
四、晒版数据的测试控制

第三章 分色制版设备及性能
第一 节彩色桌面印前系统概述
一、概述
二、彩色桌面印前系统的配置原则
第二节 平台式输入扫描设备
一、扫描仪技术特性
二、平台式扫描仪
第三节 电子分色机与滚筒式输入扫描仪
一、电子分色机概述
二、电子分色机的分类
三、电分机基本原理与结构
四、电分机的主要技术参数
五、滚筒式扫描仪
第四节 输出设备
一、激光图文昭排机
二、OPI服务器
三、高端联网系统
第五节 数字式彩色打样
一、彩色打样的作用
二、彩色打样系统的分类及其特点
第六节 直接制版系统
第七节 数字照相机
一、数码照相机的组成
二、数字相机的性能
第八节 其它制版设备
一、全自动电脑软片显影机
二、凹版电子雕刻系统与打样机
三、固体感光树脂板制版设备
四、密度计

第四章 分色设定基础
第一节 层次再现规律与调节原理
一、层次的传递规律
二、分色层次曲线的制作方法
三、局部层次调节原理
四、实例
第二节 色彩的再现规律与调节原理
一、颜色空间与印刷
二、彩色校正的必要性
第三节 清晰度强调原理
一、印刷工艺过程中影响图像清晰度的主要因素
二、人眼的视觉心理反应特点
第四节 灰平衡和网点扩大原理
一、灰平衡及其影响因素
二、油墨和纸张组合
三、网点扩大和网点扩大曲线
四、底色去除和灰分替换
第五节 图像存储和图像格式
一、TIFF格式
二、JPEG格式
三、EPS格式
四、GIF格式
五、PDF格式

第五章 胶印分色制版工艺
第一节 工作环境的确定
一、彩色桌面印前系统设备工作条件的控制
二、色彩管理——系统设定
第二节 扫描输入工艺
一、扫描仪设定
二、对原稿进行正确的白场、黑场选点与设定
三、白场选点及印刷网点值设定的规律
四、黑场选点及印刷网点值设定的规律
第三节 色彩与层次校正
一、Photoshop色彩调整工具
二、运用Photoshop调整图像色彩与层次的步骤
第四节 加网工艺
一、加网线数
二、加网角度
三、网点形状
四、调频加网
第五节 陷印(Trapping)
一、什么是陷印和为什么要使用陷印
二、基本的陷印结构:内缩和外延
三、建立原色过渡
四、黑墨的局限性
五、基于矢量的陷印工具
六、页面编排陷印工具
七、 Photoshop中的陷印处理
八、通道补漏白
第六节 照排输出工艺
一、软片线性
二、软片的重复定位精度
三、输出过程控制
四、软片冲洗
五、激光照排机的正确使用和正常的维护保养

第六章 凹印版与柔印版的制作工艺
第一节 凹版制版技术分类与特点
一、现代凹版制版方法
二、网点腐蚀凹版的胶凹转换工艺
三、电子雕刻凹版的胶凹印转换
第二节 凹版制版扫描分色工艺
一、稳定扫描条件
二、建立扫描灰平衡曲线的参数集
三、建立扫描颜色校正的标准校色量
第三节 凹版电雕层次曲线的调整
一、电雕层次曲线的特性
二、确定灰平衡数据
三、求出灰平衡数据的网点扩大值
四、凹印打样密度曲线的绘制
五、电雕曲线的调整
第四节 色彩校正
第五节 电雕凹版质量控制
一、雕刻网线数
二、定标值
三、试雕值
四、网线角度
五、承印材料
第六节 柔性版分色制版技术
一、柔性印刷的特点
二、网屏线数
三、网屏线数与网纹传墨辊线数的关系
四、制版中其它应注意的问题
五、雕刻版的制版工艺与要求
六、套筒式印版滚筒的数字化制版技术
七、感光性树脂版的制版工艺
八、光聚柔版的质量管理

第七章 晒版、打样工艺及规范化质量管理
第一节 平版晒版工艺及规范化质量管理
一、晒版工艺的重要性
二、原版与晒版的准备
三、规范化质量管理的内容
四、影响晒版质量的主要因素
五、晒版质量标准及控制数据
六、应重视的几项工作
第二节 胶印机打样工艺及规范化质量管理
一、打样机的调整测试
二、打样的规范数据和质量标准
三、掌握器材的匹配和正确的操作
四、打样机的维护保养
五、常遇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第三节 凹印打样工艺
一、凹版打样分类
二、凹印打样机打样工艺
第四节 柔性版印刷印前打样
一、制版前的打样
二、制版后的打样

第八章 各类原稿的特点及复制要点 
第一节 反射原稿分析
一、国画
二、油画
三、水彩画
四、水粉画
五、年画
六、版画
七、素描
八、彩色照片
九、新闻照片制作的特点
十、黑白照片
十一、印刷品复制
第二节 透射原稿分析
一、天然色正片
二、天然色负片
三、第二次原稿
四、人物肤色处理的规律

《印刷原理及工艺》目录

第一章 印刷过程中的润湿 
第一节 润湿作用 
一、表面张力与表面过剩自由能 
二、水和油的化学结构与表面张力 
三、液体在固体表面润湿的条件 
四、接触角与润湿 
第二节 印版表面的润湿 
一、印版的表面结构和润湿性 
二、平版润湿性的提高和保护 
第三节 橡皮布、墨辊的润湿性 
一、橡皮布的润湿性及其变化 
二、墨辊的润湿性及其变化 

第二章 印刷压力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一、印刷压力 
二、压缩变形 
三、印刷压力的测定 
第二节 印刷压力的计算 
一、弹性体接触压力的赫芝理论 
二、印刷压力计算的经验方法 
第三节 包衬的压缩变形 
一、粘弹性材料的压缩特性 
二、包衬的压缩变形 
三、一种建立pd-λ关系的实用方法 
第四节 滚筒滚压中的滑动 
一、滑动速度的计算 
二、滑动的危害和防止 
第五节 印刷压力的确定 
一、油墨转移率与印刷压力的关系 
二、影响印刷压力的因素

第三章 油墨的传输和转移 
第一节 油墨的传输 
一、给墨行程的油墨传输 
二、分配行程的油墨传输 
三、油墨传输中胶辊的粘弹性效应 
第二节 油墨在墨辊间的流动和分配 
一、油墨在墨辊间的流动 
二、油墨在墨辊间的分配 
三、输墨装置工作状态分析 
第三节 油墨的附着 
一、“机械投锚效应”与二次结合力 
二、油墨在纸张上的附着 
三、油墨在金属箔和高聚物薄膜上的附着 
第四节 油墨转移过程的动力分析 
一、油墨转移的力学模型 
二、油墨粘度的变化 
三、墨流的分裂和转移 

第四章 油墨转移方程 
第一节 油墨转移过程中的墨量及其测定 
一、油墨转移率与油墨转移系数 
二、墨量的测定与印刷适性试验机 
第二节 W·F油墨转移方程 
第三节 W·F油墨转移方程参数的赋值方法 
一、参数b、f1、k及其影响因素 
二、参数b、f1、k赋值的近似方法 
三、参数b、f1、k赋值的数值方法 
第四节 W·F油墨转移方程的修正 
一、对F(χ)的指数修正法 
二、对F(χ)的概率分布修正法 
第五节 W·F油墨转移方程的应用 
一、承印材料对油墨转移率的影响 
二、印版对油墨转移率的影响 
三、印刷压力与印刷速度对油墨转移率的影响 
第六节 考虑纸面形状的油墨转移方程 

第五章 平版印刷的油墨转移 
第一节 水墨的传递与油墨的乳化 
一、油墨和水的传递过程 
二、马丁·西维尔平印模式 
第二节 平版印刷的油墨转移 
一、以相体积理论为基础的水墨平衡 
二、以表面过剩自由能理论为基础的水墨平衡 
三、以场型理论为基础的水墨平衡 
第三节 润湿液 
一、平版印刷工艺对润湿液的要求 
二、普通润湿液 
三、低表面张力的润湿液 
四、强化水润湿液 
第四节 润湿液的pH值 
第五节 润湿液用量的控制 
一、版面水分的消耗 
二、影响润湿液用量的因素 
三、润湿液用量的控制 
第六节 确定滚筒包衬的理论与方法 
一、橡皮布的性能与变形 
二、确定滚筒包衬的理论 
三、橡皮滚筒同步滚压的滚压比 
四、滚筒包衬的确定 
第七节 无水平版印刷 
一、无水平版 
二、无水平版印刷工艺

第六章 凹版印刷、柔性版印刷和丝网印刷的油墨转移 
第一节 凹版印刷的油墨转移 
一、凹版的印刷特性 
二、凹版的网穴形状 
三、凹版印刷的油墨传输 
四、凹版印刷的油墨转移 
五、凹印油墨的干燥 
第二节 柔性版印刷的油墨转移 
一、柔性版印刷的阶调再现 
二、网纹辊对油墨转移的影响 
三、柔性版变形的尺寸补偿 
四、柔性版油墨的印刷适性 
五、柔性版印刷的印刷色序 
第三节 丝网印刷的油墨转移 
一、丝网 
二、刮扳 
三、丝网印刷工艺参数的确定 

第七章 印刷过程中的几个问题 
第一节 油墨的叠印 
一、叠印率及其测定 
二、干式印刷的油墨叠印 
三、湿式印刷的油墨叠印 
四、油墨叠印的机理 
第二节 油墨的渗透 
一、非涂料纸的油墨渗透 
二、涂料纸的油墨渗透 
三、油墨的透印与粉化 
第三节 油墨的剥纸 
一、纸张的表面强度与拉毛速度的关系 
二、纸张的拉毛速度与印刷速度的关系 
三、影响纸张拉毛速度的因素 
四、纸张的湿掉毛 
五、减轻纸张掉粉、掉毛的方法 
第四节 油墨的雾散 
一、油墨雾散的原因 
二、影响飞墨的因素 
三、减轻飞墨的方法 
第五节 印刷过程中的静电 
一、固体带电与气体放电 
二、印刷中出现的静电及其消除方法 
第六节 油墨的干燥和印刷品的背面蹭脏 
一、影响印迹干燥速度的因素 
二、印刷品的背面蹭脏 

第八章 套印准确及套印精度的控制 

第一节 印刷品的套印误差 
一、印刷品套印精度的要求 
二、印刷品套印误差的变化规律 
三、印刷机的套印误差 
四、定位标记 
第二节 印版的变形及其控制 
一、印版的弯曲变形 
二、印版的拉伸变形 
三、印版的其它变形 
四、印刷定位系统 
第三节 纸张的变形与套印准确的控制 
一、纸张含水量与纸张的变形 
二、纸张的滞后效应和调湿处理 
第四节 印刷机械引起的套印不准 
一、纸张的定位与套印不准 
二、叼纸牙叼力和交接关系对套印的影响 
三、印刷压力、纸张剥离张力与套印不准的关系 
第五节 滚筒衬垫厚度对图文尺寸的影响 
一、滚筒半径与图文尺寸的关系 
二、印版衬垫增减与图文尺寸的关系 
第六节 重影 
一、重影的产生与类别 
二、产生重影的原因与排除方法 

第九章 印刷质量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第一节 印刷品的质量 
一、支配印刷品综合效果的质量特性 
二、评价印刷品质量的方法 
第二节 网点与阶调传递 
一、明度与密度的关系 
二、网点覆盖率和密度的关系 
三、网点覆盖率对颜色传递的影响 
第三节 印刷过程中的网点变化 
一、网点增大的原因 
二、网点增大的规律 
第四节 影响印刷质量的主要参数 
一、实地密度 
二、网点增大值 
三、相对反差 
四、最佳墨层厚度的确定 
五、油墨叠印率 
第五节 控制印刷质量的方法 
一、反射密度计和密度测定 
二、质量控制条的应用 
三、印刷质量自动检测及控制系统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北京实用技术网 © 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电话:010-69088636 Email:jilide@163.com 站长QQ:1084244238
  • Powered by 北京实用技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