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专利,创业项目,投资项目,小本创业,技术培训,技术转让,致富项目,专利技术
北京实用技术网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技术资料首页 >> 图书光盘 >> 建筑综合 >> 内容

综合网印教程工艺技术资料2

    1、以下实用技术资料是电子文档方式提供,可以打印。
    2、我们只提供实用技术资料,不销售任何相关产品和设备。
    3、交付方式:款到发货,即时发到您的电子邮箱中。汇款购买、联系方式
                  综合网印教程工艺技术资料
     以下技术资料为光盘形式提供,共一张光盘,包括本页以下所有内容,每盘280元。

《防伪印刷》目录

第一章 防伪印刷概述
一、印刷防伪方法
二、国内外防伪印刷技术现状

第二章 磁性油墨印刷
第一节 磁性印刷的信息记录与显示原理
一、磁学的基本概念
二、磁记录原理
三、磁卡工作原理
四、消磁的几种方法
第二节 磁性油墨及印刷适性
一、概述
二、磁性油墨
三、印刷适性及添加剂
第三节 磁性印刷工艺与机械
一、平版印刷
二、凹版印刷
三、柔性版印刷
四、丝网印刷
五、专用磁性印刷机
第四节 磁卡的生产与加工
一、磁卡的种类
二、磁卡的材质和规格
三、生产加工工艺
第三章 热敏油墨印刷
第一节 液晶油墨印刷
一、液晶的分类
二、液晶的分子排列
三、胆甾型液晶的光学性质
四、液晶油墨的组成及工艺
五、液晶油墨印刷的要求
第二节 温致变色油墨印刷
一、温致变色油墨的组成
二、典型温致变色油墨配方及性能
三、温致变色油墨印刷工艺

第四章 光致色变与荧光油墨的印刷工艺
第一节 光致色变与光变油墨印刷
一、光致色变颜料的反应机理
二、光致色变油墨
三、干涉型光变油墨(OVI)
第二节 荧光油墨印刷工艺
一、产生荧光、蓄光的在因与荧光颜料的分类
二、荧光油墨
三、蓄光油墨
四、印刷工艺特点
五、光致色变与荧光油墨的喷墨印刷工艺

第五章 全息印刷技术
第一节 全息商标的防伪性
第二节 全息照相的一般原理
一、光的干涉现象
二、全息照相原理与分类
第三节 彩色全息制版光源与材料
一、制版常用光源及其选择
二、全息记录材料
第四节 全息原版制作原理与工艺
一、彩虹全息概述
二、彩虹全息原版的记录方
三、全息原版记录系统
四、全息原版记录系统准备事项
五、全息原版照相制作工艺
六、显影、定影和漂白工艺
七、常用显影、定影和漂白液配方
第五节 全息金属模压版的制作
一、全息标识印刷概述
二、全息金属模版制造工艺
第六节 全息标识模压复制及印后加工
一、全息标识的模压印刷
二、印后加工
三、一次性使用透射/反射型模压全息标识

第六章 设计、纸张和印刷工艺防伪
第一节 设计防伪
一、商标与贴伪设计
二、盒盖与盒底开构的防伪设计
三、装潢的防伪设计
第二节 印刷纸张和印刷工防伪
一、纸张的防伪
二、印刷工艺的防伪
第三节 雕刻凹版印刷
一、雕刻凹版制版工艺
二、雕刻凹版印刷工艺
第四节 数字水印
一、概述
二、蒙版
三、系统工作原理
四、插入
五、结论
第五节 其他特种防伪印刷

《精平装工艺及材料》目录

第一章 书籍本册的主体材料 
第一节 纸张 
一、纸张的主要成分 
二、造纸用植物纤维素 
三、造纸工艺简介 
四、常用纸张的分类 
五、纸张在装订中的应用 
六、纸张与装订加工的关系 
七、纸张的贮存与保管 
第二节 纸板与卡纸 
一、纸板与卡纸生产简介 
二、装订用纸板和卡纸的种类与性能 
三、纸板与装订加工的关系

第二章 书籍本册的装帧材料 
第一节 书背装帧材料及其选用 
一、书背用纸 
二、书背用布 
三、堵头布 
四、书签丝带 
第二节 环衬、衬纸材料及其选用 
一、环衬纸 
二、衬纸 
三、副页 
四、硬衬 
第三节 封面材料及其选用 
一、织品类封而材料 
二、涂布类封面材料 
三、塑料类封面材料 
四、花纹纸封面材料 
五、一般封面材料 
六、树脂复合的织品与纸张封面材料 
七、浸渍、涂布封面材料 
第四节 烫印材料及其选用 
一、烫印材料的种类 
二、烫印助粘材料 
三、烫印材料的使用与装订质量的关系 
第五节 其它装饰材料 
一、骨签 
二、木轴 
三、牙料与金属 
四、色料 
五、石蜡 
六、水晶立体滴塑

第三章 订缝连接材料 
第一节 线连接材料 
一、棉线 
二、丝线 
三、合成纤维线 
四、热熔线 
五、塑料线 
第二节 金属丝 
一、铁丝 
二、金属环 

第四章 装订用粘结材料 
第一节 粘结材料的基本知识 
一、粘结机理 
二、对粘结材料的要求 
第二节 粘结材料的种类、性能与使用 
一、动行类粘结材料 
二、淀粉基类粘结材料 
三、干酷素类粘结材料 
四、天然树脂类粘结材料 
五、纤维素类粘结材料 
六、合成树脂类粘结材料 
第三节 粘结剂的选用与装订质量的关系 
一、不同被粘物应选用不同的粘结剂 
二、粘结剂使用不当及解决方法

第五章 装订工艺基本知识 
第一节 书籍装订含义与作用 
一、装订含义 
二、装订的作用 
三、装订的工艺管理 
四、装订加工准备工作 
第二节 书籍装订技术的起源和发展 
一、书籍制作中的装法发展 
二、书籍制作中的联结法的发展 
三、书籍装订技术主要发展阶段 
第三节 书籍装订常用术语 
一、纸张幅面 
二、纸张重量 
三、令数 
四、开数 
五、版心、版面、版权页 
六、左、右开本 
七、开本与开本尺寸 
八、页、码、面 
九、衬纸、扉页、环衬 
十、插页、筒子页 
十一、书帖、书芯、书封 
十二、天头、地脚、前口、订口 
十三、刀花 
十四、小页 
十五、勒口 
十六、书封壳 
十七、书背、书脊 
十八、书槽 
十九、飘口 
二十、中腰、中径、中径纸板、中缝 
二十一、接面与整面 
二十二、堵头布 
二十三、方、圆角 
二十四、活套与死套 
二十五、护封 
第四节 粗装、平装、骑马订装工艺流程

第六章 折页工序、折页及折页机操作 
第一节 折页的辅助工序 
一、撞页及其操作 
二、开料及其操作 
第二节 折页及其操作 
一、折页方式方法 
二、手工折页操作 
三、手工折双张页 
四、机器折页操作及定位要求 
五、折页的质量标准及要求 
第三节 粘页、套页及插页操作 
一、粘页操作与要求 
二、套页、插页操作 
三、粘、套、插页质量要求

第七章 配页工序、配页及配页机操作 
第一节 上蜡操作及要求 
一、手工上蜡 
二、机器上蜡 
三、蜡液的调制和使用 
四、上蜡的质量要求 
第二节 配页操作及要求 
一、配页方法 
二、手工配页 
三、机器配页操作及要求 
四、配页的质量标准及操作规程

第八章 订联工序、订联与订联机器操作 
第一节 撞、捆、浆操作及要求 
一、撞书 
二、捆书 
三、浆背、粘书背纸 
四、胶粘剂的使用 
五、撞、捆、浆(粘)质量标准 
第二节 手工割本操作 
一、工具 
二、割本操作及要求 
第三节 铁丝订书操作 
一、铁丝订书机的机头操作过程及要求 
二、单头(双头)订书单机的操作 
三、半自动骑马订书机操作 
四、骑马订联动生产线操作 
五、铁丝订书机头常见故障原因 
六、铁丝订书的质量标准与要求 
第四节 锁线订操作 
一、手工锁线 
二、机器锁线 
三、锁线机常备工具及易损零件 
四、锁线机操作规程 
五、锁线机常见故障原因 
六、锁线质量标准要求 
第五节、缝纫订操作 
一、调定规矩 
二、订缝 
三、割线检查 
第六节 三眼线订操作

第九章 平装书籍装帧加工和所用机器操作 
第一节 手工包本 
一、手工包括本操作及要求 
二、“五合一”手工包本操作及要求 
第二节 机械包本 
一、长条式包本机的操作过程及要求 
二、圆盘式包本机操作过程及要求 
三、包本质量标准要求 
四、包本机操作规程及维护保养 
第三节 烫背 
第四节 无线胶粘订联动生产线操作 
一、无线胶粘订联动生产线操作过程及要求 
二、无线胶粘订联动生产线控制装置的作用 
三、无线胶粘订联动生产线的作业顺序 
四、无线胶粘订联动生产线主机的单独操作 
五、无线胶粘订联动生产线操作规程 
六、无线胶粘订联动生产线的产品质量标准与要求 
第五节 平装订包烫联动生产线操作 
第六节 切书与切书机操作 
一、半自动三面切书机操作及要求 
二、三面切书机规矩定位操作要求 
三、三面切书机操作中常见质量故障原因及分析 
四、切书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要求 

第十章 精装书籍装帧加工 
第一节 精装书造型加工分类 
一、书芯造型 
二、书封壳造型 
三、套合造型 
第二节 精装书芯加工 
一、书芯加工过程及要求 
二、精装书芯硬衬加工及要求 
第三节 精装书封壳制作 
一、书芯加工过程及要求 
二、精装书芯硬衬加工及要求 
第三节 精装书封壳制作 
一、手工制壳操作过程及要求 
二、机器制壳操作过程及要求 
第四节 精装书封面烫印加工 
一、烫印加工形式 
二、烫印操作过程及要求 
三、烫印质量标准及要求 
四、烫印常见故障原因与解决方法 
第五节 精装书套合加工 
一、套合形式 
二、套合操作过程及要求 
第六节 精装书联动生产线 
一、精装书联动生产线操作过程及要求 
二、精装书联动生产线操作顺序及要求 
第七节 精装书加工材料使用计算 
一、计算方法 
二、精装书常用材料各种规格 
三、用计算法计算精装书用料规格 
第八节 精装加工常见故障原因与解决方法 

《印刷品质量检测与控制》目录

第一章 密度测量技术及测量误差分析 
第一节 几何条件、表面特性与密度测量值的关系 
一、反射率及透射率 
二、透射测定 
三、反射测定 
第二节 印刷的彩色密度测量种类 
一、光谱窄带色密度 
二、宽带滤光色密度 
三、视觉密度 
第三节 密度计 
一、密度计应满足的技术条件 
二、密度计常用滤光片的特性及应用 
三、密度计的标定 
第四节 密度测量误差分析 
一、朗伯-比尔定律与反射密度测定 
二、对数延算误差 
三、亮调测量误差 
四、小反差表面的测量误差 
五、不同密度计之间的示值差异

第二章 色度测量技术及其应用 
第一节 色度测量在印刷工业中的应用 
第二节 色彩的量度 
一、从三刺激值向匀色系统转换 
二、常用表色系统比较 
第三节 色度测量的类型及仪器 
一、两种色度测量方法比较 
二、色度测量标准化的三要素 
三、分光光度计与三滤色片色度计 
四、步距、光泽度与测量误差的关系 
第四节 用印刷色匹配一个已知色彩的方法 
一、用样本系统匹配 
二、根据工艺条件用数学方法匹配 
三、采用查表法转换 
四、工序间的同色异谱问题


第三章 复制流程中的质量控制 
第一节 印刷品质量和印刷图像质量 
一、印刷品质量的概念 
二、印刷图像质量的概念 
第二节 阶调(层次)的最佳复制 
一、控制图像协调的重要性及复杂性 
二、黑白图像的最佳阶调再现 
三、彩色图像的最佳阶调再现 
第三节 彩色的最佳复制 
一、为什么实现灰平衡后还必须校色 
二、理想色空间和实际色空间 
三、根据材料与工艺条件优化实际色空间 
第四节 工序间的衔接及图像质量 
一、工序间的衔接 
二、彩色打样的重要性及打样工序的标定

第四章 影响印刷图像质量的变量 
第一节 印刷工艺的优化 
一、印刷变量 
二、检测、抽样和调节 
三、优化印刷工艺的方法 
第二节 印刷色序和叠印率 
一、叠印率对印刷色彩的影响 
二、叠印率的测定 
三、叠印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网点增大 
一、网点增大的种类 
二、实地密度与网点增大的关系 
三、光渗现象与网点增大的关系 
四、影响网点增大量的其它因素 
五、加网线数对网点增大的影响 
第四节 实地密度 
一、实地部位的物理性质 
二、最佳实地密度与相对反差 
三、油墨量的控制及控制模型 
四、墨层厚度和反射密度的关系 
五、胶印墨层厚度的测量 
六、单、双色印刷机墨层厚度的确定 
第五节 光泽度 
一、基本概念 
二、光泽的测量 
三、影响印刷品光泽的因素

第五章 印刷圈像质量测控技术 
第一节 印刷图像色彩的控制 
一、控制色彩的方法 
二、控制色彩的步骤 
三、彩色打样的重要性 
四、主要控制参数 
五、密度计在色彩控制中的应用 
第二节 采用密度检测的控制系统 
一、概述 
二、质量控制的基本原理 
三、印刷品质量控制条 
四、印刷专家系统 
第三节 采用色度检测的控制系统 
一、色度测控的优胜之处 
二、色度测控中的基本数学公式 
三、色度测控基本原理 
第四节 计算机测控系统的结构原理 
一、联机密度检测原理 
二、图像缺陷检查装置 
第五节 胶印生产标准化 
一、基本概念 
二、三原色油墨实地密度的确定 
三、印刷标准化的内容

第六章 印刷图像质量评判 
第一节 与印刷品质量评判相关的因素 
一、美学因素 
二、技术因素 
三、一致性因素 
第二节 印刷品质量评判法应满足的要求 
第三节 印刷质量评判方法分类 
第四节 质量参数分类 
一、印刷图像的非信息面 
二、评判图像优度的依据 
三、印刷图像的信息面 
第五节 主观评判方法 
一、多维标度法 
二、多维标度技术在印刷质量分析中的应用 
三、心理加权的向量解析 
四、成对比较法 
五、彩色产品的评价方式 
六、彩印产品的主观评价 
第六节 客观评判方法 
一、阶调(层次)再现的评价 
二、色彩再现的评价 
三、清晰度再现的评价 
四、彩印产品表观质量的评价 
第七节 综合对判方法 
一、综合评判的特点 
二、综合评判的步骤 
三、印刷质量特性参数

《印刷设备电路与控制》目录

第一章 印刷设备常用低压电路 
第一节 印刷设备常用低压电器的命名与分类 
一、低压电器的分类 
二、低压电器型号命名编制说明 
第二节 自动控制电器 
一、无触点开关 
二、电流继电路 
三、速度继电路 
四、压力式温度继电器 
五、晶体管时间继电器

第二章 印刷设备中常用电机与控制 
第一节 直流电动机 
一、直流电动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二、直流电动机的分类及其特性 
三、直流电动机的起动与调速 
第二节 三相交流整流子式电动机 
一、整流子式电动机结构与工作原理 
二、整流子式电动机的起动与调速 
第三节 电磁调速异步电动机(滑差电机) 
一、电磁调速异步电动机结构与工作原理 
二、电磁调速异步电动机的起动与调速 
第四节 印刷设备中常用的特种电动机 
一、步进电动机 
二、伺服电动机 
三、测速发电机

第三章 印刷设备中常用的控制电路 
第一节 基本控制电路 
一、时间控制电路 
二、速度控制电路 
三、行程控制电路 
四、电流控制电路 
第二节 顺序控制器 
一、矩阵式顺序控制器 
二、可编程序控制器-PC 
第三节 输纸控制电路 
一、全张自动输纸器控制电路 
二、对开输纸器控制电路 
第四节 纸张检测控制电路 
一、单张纸检测控制电路 
二、卷筒纸检测控制电路 
第五节 纸张张力控制电路 
一、张力控制系统概述 
二、电器控制系统

第四章 印刷制版中常用光源电路 
第一节 印刷制版常用电光源电路 
一、氙灯电路 
二、镝灯电路 
第二节 印刷制版中常用激光器电源电路 
一、氦氖(He-Ne)激光器电源电路 
二、氩离子(Ar+)激光器电源电路 
三、二氧化碳(CO2)激光器电源电路 
四、固体激光器电源电路

第五章 常用机型典型电路分析 
第一节SBF-1000翻转式晒版机电路 
一、曝光系统控制电路 
二、抽气系统控制电路 
第二节 J2108A型对开单色胶印机控制电路 
一、主电路原理 
二、控制电路原理与操作 
第三节 PZ4880-01A型对开四色胶印机电路 
一、PZ4880-01A中PC的基本符号和指令 
二、主机驱动电路 
三、控制电路原理与操作 
第四节 PDQ-02A型骑马联动订书机控制电路 
一、主传动部分 
二、书帖检测自动控制装置 
三、三面刀切纸机出书计数器

《胶印领机须知资料》目录

1 、输纸部分

1.1 飞达部分 
1.1.1 纸张离开纸堆的运动分析 
1.1.2 纸张的自由状态 
1.1.3 飞达的理想工作状态 
1.1.4 飞达上各部件之间的相互关系 
1.1.5 飞达各部件自身的调节 
1.1.6 纸张、压脚和吸纸分嘴之间的最佳配合 
1.1.7 纸张、递纸吸嘴、接纸辊和压脚间的最佳配合 
1.2 输纸板 
1.3 规矩部分
2 、印刷单元

2.1 印刷机的类型与滚筒排列 
2.1.1 几种典型的印刷机 
2.1.2 滚筒的排列 
2.2 压印滚筒 
2.2.1 纸张在压印滚筒上的运动分析 
2.2.2 压印滚筒在传纸中的作用及要求分析 
2.3 橡皮滚筒 
2.3.1 包衬 
2.3.2 包衬的选用 
2.3.3 衬垫的选用 
2.3.4 橡皮布的安装 
2.3.5 橡皮布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2.4 印版滚筒 
2.5 离合压机构 
2.6 滚筒的离让值 
2.7 印刷压力 
2.7.1 印刷压力的作用 
2.7.2 印刷压力的形成原理 
2.7.3 印刷压力的调节 
2.7.4 最佳印刷压力
3 、水、墨部分

3.1 输墨机构 
3.2 输水机构 
3.3 匀水、匀墨机构工作原理的进一步分析 
3.4 着水辊或着墨辊的串动与跳动分析 
3.5 着水辊、着墨辊的重要性 
3.6 水墨机构的动转稳定性分析 
3.7 印刷单元的调试原理
4 、收纸部分

4.1 印张的表面平整(平整器) 
4.2 印张的前口齐平(减速器) 
4.3 印张的侧口齐平 
4.4 上、下印张之间不存在任何粘结力 
4.5 印张表面不能有任何划痕(防蹭脏机构) 
4.6 链条的重要性 
4.7 收纸堆的升降机构 
4.8 收纸部分的调节
5 、机器的安装调试

5.1 印刷车间的选用 
5.2 机器的布局 
5.3 地基 
5.4 机器的水平 
5.5 机器的安装 
5.6 机器的调试 
5.7 机器总体调试的进一步分析 
5.8 机器运转的稳定性分析 
5.9 多台机器的安装 
5.10 机器安装的一些其它问题 
5.11 机器安装的重要性
6 、机器保养

6.1 机器保养的重要性 
6.2 油路的保养 
6.2.1 润滑油的工作原理 
6.2.2 油路的组成 
6.2.3 油路各组件的作用及保养分析 
6.2.4 润滑详析 
6.2.5 油润滑与脂润滑 
6.3 纸路的保养 
6.4 墨路的保养 
6.5 水路的保养 
6.6 气路的保养 
6.7 电路的保养 
6.8 机器的静态保护 
6.9 机器的动态保护 
6.10 保养机器的一般方法 
6.11 机器保养的实施办法
7 、机器故障排除

7.1 机器故障排除的重要意义 
7.2 机器故障排除的基本准则 
7.3 纸路故障排除 
7.4 墨路故障排除 
7.5 水路故障排除 
7.6 油路故障排除 
7.7 气路故障排除 
7.8 电路故障排除 
7.9 综合故障排除 
7.9.1 套印不准 
7.9.2 重影 
7.9.3 水、墨杠 
7.9.4 纸张起褶 
7.9.5 墨色不匀 
7.9.6 纸张撕口 
7.9.7 印版磨损 
7.9.8 网点滑移(或印迹变形) 
7.9.9 蹭脏 
7.9.10 粘脏 
7.10 机器故障识别的一般方法 
7.11 机器故障的根治
8 、机器的规范化操作

8.1 机器规范化操作的重要意义 
8.2 纸路的规范化操作 
8.3 水、墨路的规范化操作 
8.4 气路的规范化操作 
8.5 油路的规范化操作 
8.6 整机的规范化操作

《平装混合工精装混合工》目录

第一章 基本知识(1) 
第一节 发展简史(1) 
一、印刷发展简史(1) 
二、装订技术的发展(1) 
三、装订材料的发展(8) 
四、装订工艺的发展(9) 
第二节 印刷基础知识(11) 
一、印刷的定义、过程及基本要素(11) 
二、印刷的分类及特点(14) 
三、印前处理、印刷、印后加工的关系及印后加工的重要性(16) 
四、书刊印刷产品按印后加工形式分类(17) 
五、书籍开本尺寸(18) 
第三节 印刷技术术语(19) 
第四节 工艺流程(23) 
一、平装工艺流程(23) 
二、精装工艺流程(23) 
三、豪华装工艺流程(24) 
第五节 装订工序一般工艺管理(24)

第二章 装订材料知识(25) 
第一节 主体材料(25) 
一、纸张(25) 
二、纸板(27) 
第二节 装帧材料(28) 
一、书背装帧材料的种类、性能与应用(29) 
二、环衬、衬纸的种类、性能与应用(31) 
三、封面材料的种类、性能与应用(33) 
四、烫印材料的种类、性能与应用(39) 
五、其他装饰材料的种类、性能与应用(40) 
第三节 连接材料(41) 
一、线的种类、性能与应用(41) 
二、金属线的种类、性能与应用(44) 
第四节 粘结材料(44) 
一、动物类粘结材料(45) 
二、淀粉基粘结材料(47) 
三、纤维素类粘结材料(48) 
四、合成树脂类粘结材料(49) 
五、粘结剂的应用(51)

第三章 专业知识(52) 
第一节 书芯加工(52) 
一、折页工序(52) 
二、折页机的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68) 
三、折页加工的质量标准(72) 
四、配页工序(73) 
五、配页机的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82) 
六、配页加工的质量标准(83) 
七、订联工序(84) 
八、订联工序的质量标准(95) 
第二节 平装书籍的加工操作(97) 
一、平装装帧的工艺和设备(97) 
二、包本机常见故障(111) 
三、包本的质量标准(112) 
四、裁切的工艺和设备(113) 
五、单面切纸机及三面切书机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118) 
六、切书的质量标准(119) 
七、平装生产线的工作过程和要求(119) 
第三节 精装书籍的加工操作(124) 
一、精装书造型加工(124) 
二、精装书芯加工(128) 
三、精装书封壳加工(135) 
四、书封壳翘曲的原因及解决方法(146) 
五、精装书壳的质量标准(148) 
六、精装书套合加工(149) 
七、精装设备和精装生产线(149) 
八、精装书籍加工用料的计算方法(161)

第四章 应知试题样例(168) 
第一节 平装混合工试卷(168) 
一、平装混合初级工试卷(168) 
二、平装混合中级工试卷(173) 
三、平装混合高级工试卷(178) 
第二节 精装混合工试卷(184) 
一、精装混合初级工试卷(184) 
二、精装混合中级工试卷(188) 
三、精装混合高级工试卷(193)

第五章 应会知识(199) 
第一节 平装混合工(199) 
一、初级工(199) 
二、中级工(203) 
三、高级工(206) 
第二节 精装混合工(209) 
一、初级工(209) 
二、中级工(210) 
三、高级工(211)

第六章 应会操作技能试题样例(214) 
第一节 平装混合工试题(214) 
一、初级工(214) 
二、中级工(216) 
三、高级工(219) 
第二节 精装混合工试题(220) 
一、初级工(220) 
二、中级工(222) 
三、高级工(223) 
第三节 操作技能试题鉴定要求及评分标准(224) 
一、平装混合工(224) 
二、精装混合工(225)

《现代印刷机械》目录

第一章 总论(1)
第一节 印刷与印刷机(1)
一、印刷及其分类(1)
二、印刷机(2)
第二节 印刷机械工业的现状与发展(2)
第三节 印刷机产品的分类及其型号编制方法(3)
一、印刷机产品分类(3)
二、印刷机产品型号编制方法(10)
第四节 对印刷机的评价(17)
一、工作性能(18)
二、使用性能(18)
三、工艺性能(19)

第二章 平压平印刷机(20)
第一节 分类(20)
一、压印平板摆动式(20)
二、平行压印式(21)
第二节 输墨装置(22)
一、墨台输墨装置(23)
二、墨辊输墨装置(23)
三、二次着墨输墨装置(24)
第三节 主要机型及技术参数(2)

第三章 圆压平印刷机(27)
第一节 停回转印刷机(27)
一、版台的往复运动(28)
二、输墨装置(34)
三、收纸装管(37)
四、立式米勒停回转印刷机( 41)
五、双色停回转印刷机(42)
六、复动式停回转印刷机(43)
七、主要机型及技术参数(44)
第二节 二回转印刷机( 4 4)
一概述( 4 4)
二、传动系统(46)
三、版台往复运动及其速度分析(48)
四、双面二回转印刷机(53)
五、双色二回转印刷机(54)
六、主要机型及技术参数(55)
第三节 一回转印刷机(55)
一、概述-(55)
二、传动系统(57)
三、还动分析(58)
四、主要机型及技术参数(60)
第四节卷筒纸圆压平印刷机(61)

第四章 单张纸圆压圆印刷机的给纸、收纸系统(63)
第一节 给纸系统(63)
一、概述(63)
二、气动式自动给纸机(69)
第二节 收纸系统(98)
一、基本构成(98)
二、收纸滚筒(99)
三、收纸叹纸牙(102)
四、收纸链条与链条导轨(102)
五、收纸堆的形成(104)
六、喷粉与干燥装置(106)

第五章 卷筒纸印刷机的给纸、收纸系统(109)
第一节 给纸系统(109)
一、供纸装置(109)
二、张力控制装置( 116)
三、送纸装置(124)
四、正位装置(124)
第二节 收纸系统(125)
一、干燥、冷却装置(125)
二、复卷装置(128)
三、折页装置(128)

第六章 圆压圆凸版印刷机(137)
第一节 单张纸凸版印刷机(137)
一、标准机型(137)
二、其他机型(139)
第二节 卷筒纸凸版印刷机(143)
一、基本构成(143)
二、印刷滚筒的排列形式(144)

第七章 平版印刷机(147)
第一节 概述(147)
第二节 单张纸胶印机(148)
一、组成、分类和命名(148)
二、印刷方式和滚筒排列(15)
三、印刷装置(158)
四、润湿装置(192)
五、输墨装置(207)
六、主要机型及技术参数(231)
第三节 卷筒纸胶印机(236)
一、概述(236)
二、印刷装置(238)
三、输墨、润湿装置(248)
四、主要机型及技术参数(254)

第八章 凹版印刷机(257)
第一节 单张纸凹版印刷机(257)
一、基本构成及主要装置(257)
二、王要机型(261)
第二节 卷筒纸凹版印刷机(265)
一、卫星式卷筒纸凹版印刷机(265)
二、机组式卷筒纸凹版印刷机(270)
第三节 主要机型及技术参数(278)

第九章 柔性版印刷机(282)
第一节 概述(282)
一、发展状况(282)
二、基本定义(283)
三、柔性版印刷机的分类(283)
第二节 印刷机组(286)
一、基本构成(286)
二、滚筒邵件(286)
三、输墨系统(288)
第三节 印刷/覆膜联机设备(299)
一、基本型(300)
二、标准型(300)
三、多功能型(301)
第四节 窄幅卷筒纸柔性版印刷机(302)
一、基本构成(302)
二、承印材料(302)
三、给料解卷部(302)
四、横向正位装置(304)
五、可变速进纸单元(305)
六、印刷部(305)
七、烘干系统(306)
八、涂布机组(306)
九、模切机组(307)
十、层压覆膜装置(308)
第五节 薄膜电晕处理装置(309)
一、辊式电晕处理装置(310)
二、盒型电晕处理装置(310)
三、鞋形电晕处理装置(31O)
第六节 印刷质量观测器(311)
一、颗闪观测器(312)
二、摇摆镜观测器(312)
三、旋转镜观测器(313)
四、光照(314)
第七节 主要机型及其技术参数(314)

第十章 丝网印刷机(317)
第一节 概述(317)
一、基本术语(317)
二、丝网印刷的特征及应用(317)
三、丝网印刷技术的发展状况(318)
四、丝网印刷机的基本构成(319)
第二节 丝网印刷机的分类及主要形式(321)
一、按自动化程度分类 (32)
二、按丝网印版的结构分类(322)
三、按承印物的类型分类(324)
第三节 套准装置(330)
一、承印物的定位装置(330)
二、网版定位系统(330)
第四节 干燥装置(332)
一、干燥装置的类型(332)
二、 UV干燥装置(332)
第五节 主要机型及技术参数(333)

第十一章 不干胶标签印刷机(337)
第一节 概述(337)
一、标签与标签印刷(337)
二、不干胶标签印刷机(338)
第二节 常用印刷材料及其印刷适性(341)
一、常用印刷材料(341)
二、印刷适性(342)
第三节 不干胶标签印刷机的分类及主要形式(344)
一、分类(344)
二、主要形式(345)
第四节 主要机型及技术参数(349)
一、主要机型(349)
二、 B-100 Ⅲ型不干胶标签印刷机(351)

第十二章 金属印刷机(358)
第一节 概述(358)
一、金属印刷及其特点(358)
二、印刷方式的选用(359)
第二节 金属承印材料(360)
一、马口铁(360)
二、无锡薄钢板(TFS)(361)
三、锌铁板(362)
四、铝薄板(362)
第三节 单张金属板印刷设备(363)
一、涂装(363)
二、金属板印刷机(365)
第四节 卷料金属板印刷机(368)
一、印刷工艺流程(368)
二、凹版胶印机组(369)
第五节 金属成型品印刷机(370)

第十三章 曲面印刷机
第一节 移印机
一、移印及其应用
二、移印机的分类及其构成
三、印版
四、移印头
五、印刷油墨
六、刮墨刀
七、主要机型及技术参数
第二节 成型物凸版胶印机
一、软管印刷机
二、安瓿瓶印刷机

第十四章 全息照相印刷设备
第一节 概述
一、发展过程
二、基本定义及印刷工艺过程
第二节 全息摄影设备
一、全息摄影基本原理
二、全忠摄影机的构成及光刻原版的制作
三、光源和记录介质
第三节 模压版的制作设备
一、涂布导电层
二、电铸设备及电铸镍版的剥离
第四节 压印设备
一、压印工艺过程
二、压印机的类型及其特点
第五节 真空镀铝设备
第六节 全息图像产品的复制设备
一、贴合复制设备
二、转印复制设备

第十五章 表格印刷机
第一节 表格印刷的类型
第二节 单张纸票据印刷机
第三节 电脑票据印刷机
第四节 卷筒纸商业表格印刷机
一、BF系列商用表格印刷机
二、 KLUGE商业表格印刷机
三、MSP-18系列商业表格印刷机
第五节 主要机型及技术参数

第十六章 印刷机控制系统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控制系统
一、海德堡胶印机 CPC和 CP Tronic系统
二、罗兰胶印机RCI、CCI和PECOM系统
三、米勒胶印机UNIMATIC系统
四、小森胶印机PAI系统
第三节 自动控制供墨装置
一、分段墨斗刀片供墨装置
二、整体墨斗刀片供墨装置

第十七章 数字印刷系统
第一节 概述
一、数字印刷的分类
二、数字印刷机的主要机型及特点
第二节 数字式彩色印刷机
一、概述
二、基本印刷过程
三、成像过程控制
四、数据流程
第三节 直接成像印刷机
一、概述
二、直接成像系统
三、印刷系统
四、输纸、收纸装置
五、 DI系统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北京实用技术网 © 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电话:010-69088636 Email:jilide@163.com 站长QQ:1084244238
  • Powered by 北京实用技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