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专利,创业项目,投资项目,小本创业,技术培训,技术转让,致富项目,专利技术
北京实用技术网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技术资料首页 >> 能源炉具 >> 内容

利用秸秆植物制备乙醇的工艺方法

    1、以下实用技术资料是电子文档方式提供,可以打印。
    2、我们只提供实用技术资料,不销售任何相关产品和设备。
    3、交付方式:款到发货,即时发到您的电子邮箱中。汇款购买、联系方式
农作物秸秆生产乙醇工艺:其结构是由将农作物秸秆粉碎经硫酸处理及石灰乳中和水解得糖液,所得糖液按常规乙醇发酵工艺加酵母发酵、蒸馏制得乙醇。1吨农作物秸秆可制得乙醇约160—220公斤左右。乙醇的质量达到食用酒精的卫生标准。本农作物秸秆生产乙醇工艺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工艺设计合理、设备投资少,易于操作等特点,是农作物秸秆深加工利用的最好途径,因而,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乙醇溶解汽爆秸秆木质素制备液体燃料的方法:以汽爆秸秆为原料,在高压反应釜中,用乙醇萃取汽爆秸秆中的木质素;再用真空抽滤得滤液,并将汽爆秸秆滤渣进行同步糖化固态发酵乙醇,乙醇萃取液及真空抽滤所得滤液即为本方法制备的液体燃料,该方法简便、经济有效,生产过程中,不需蒸出乙醇,可实现秸秆木质素生物量的全利用,成本低廉,所得燃料清洁,有效地解决燃料能源日趋紧缺的问题。


利用甜高粱秸秆固体发酵蒸馏制取乙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秸秆粉碎:将已经生长成熟的甜高粱秸秆收获后,用粉碎机粉碎成小段;(2)、加入酵母活化液;(3)、发酵:将所述的发酵原料填入发酵池内密封发酵;4)、蒸馏:将发酵好的原料从发酵池中取出后,装入蒸馏釜中进行蒸馏,制得乙醇产品。优点是工艺简单,不需要有腐蚀性的原料,不污染环境,工艺安全性高,产品质量容易保证。


甜高粱秸秆汁液生产乙醇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工序:1.榨汁:将成熟后甜高梁秸秆进行榨汁处理,得到糖浆;2.在所得到的糖浆内加入一定量的酵母活化液;3.发酵:将加入了酵母活化液的糖浆进行发酵处理;4. 蒸馏:将发酵后的糖浆蒸馏得到乙醇。优点是:收获的秸秆直接榨汁再运到发酵场所进行发酵和蒸馏,不仅大大节约了运输成本,而且还发酵和蒸馏设备的容量可以大为减小,可减少了大量投资、人工成本以及原材料成本。其经济效益比固体工艺明显提高,生产成本大为降低。


用甜高粱秸秆生产乙醇的干式生产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将甜高粱秸秆粉碎后均匀加入发酵酵母,在密封条件下发酵。优点:一是用含糖量较高的甜高粱秸杆代替了传统的粮食作物,节省了粮食,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为乙醇作为替代能源的推广使用奠定了原料和价格上的优势;二是为秸秆的处理和再利用提供了有效途径;三是生产技术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有利于推广应用。


用甜高粱秸秆生产乙醇的发酵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将甜高粱秸秆粉碎后榨汁,均匀加入发酵酵母,发酵30-40小时,再进行蒸馏。所述的发酵酵母是将酵母菌培养后的活体酵母。主要优点:一是用含糖量较高的甜高粱秸秆代替了传统的粮食作物,节省了粮食,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为乙醇作为替代能源的推广使用奠定了原料和价格上的优势;二是为秸秆的处理和再利用提供了有效途径;三是生产技术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有利于推广应用。


利用秸秆植物制备乙醇、苯酚、甲苯等:特别涉及到利用稻草等秸秆植物提取制乙醇用葡萄糖和/或木糖的方法。室温下,按照秸秆植物∶稀酸溶液的重量比的比例将秸秆与稀酸溶液混合,然后升温到90~100℃恒温,快速水解秸秆中的半纤维素,提取糖溶液,糖溶液发酵制备乙醇。所述的糖溶液中可进一步加入纤维素酶水解糖溶液中未溶的纤维素。用稀酸水解稻草等秸秆中半纤维素的同时,提高了稻草等秸秆中纤维对纤维素酶的敏感性。


用甜高粱秸秆生产乙醇的生产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将甜高粱秸秆榨汁后均匀加入发酵酵母,在密封条件下发酵。优点:一是用含糖量较高的甜高粱秸秆代替了传统的粮食作物,节省了粮食,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为乙醇作为替代能源的推广使用奠定了原料和价格上的优势;二是为秸秆的处理和再利用提供了有效途径;三是生产技术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有利于推广应用。


甜高粱秸秆生产乙醇工艺方法:包括甜高粱秸秆清理—秸秆破碎榨汁—过滤加酸澄清—发酵—离心分离—提取乙醇—乙醇精制等,该工艺方法是采用种植容易,能普通种植;产量大,含糖量高,加工成本低的甜高粱秸秆为原料生产乙醇,使乙醇生产成本降低,原料不再受淀粉质原料或甘蔗、甜菜产量的限制,从而为大量而廉价地生产乙醇提供了新的原料。

    以上全套技术资料优惠价280元:包括所有项目的配方、工艺流程、施工规范等。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北京实用技术网 © 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电话:010-69088636 Email:jilide@163.com 站长QQ:1084244238
  • Powered by 北京实用技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