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专利,创业项目,投资项目,小本创业,技术培训,技术转让,致富项目,专利技术
北京实用技术网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技术资料首页 >> 农副种养 >> 内容

叶绿素的提取工艺

    1、以下实用技术资料是电子文档方式提供,可以打印。
    2、我们只提供实用技术资料,不销售任何相关产品和设备。
    3、交付方式:款到发货,即时发到您的电子邮箱中。汇款购买、联系方式
菠菜提取叶绿素:菠菜味甘,性凉,具有滋阴平肝、止渴润肠等功能。菠菜是含有丰富叶绿素 的蔬菜之一,药用主治高血压、头痛、目眩、风火赤眼、糖尿病及便泌。菠菜叶 绿素主要用作食品、脂肪、油蜡、化妆品和医药等的无毒着色剂。


从甜菊浸出液中提取精制叶绿素的方法:一种天然色素提取精制工艺,属食品添加剂技术领域。以甜菊浸出液为原料,经PDVB-1专性吸附树脂吸附,用乙醇洗脱,浓缩,真空干燥后得到墨绿色天然食用色素。此法生产的天然色素可广泛用于食品、化妆品、医药上作着色剂。减少了甜菊糖生产废水污染负荷,同时有较好的环境效益,使甜菊资源得到了合理利用。


一种从蚕沙中连续提取叶绿素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除杂:将蚕沙中的泥土、杂物通过干洗或水洗除净;(2)、浸取:将蚕沙连续投入连续浸取器,与不断补充的浸取溶液逆流浸取,废渣、浸取后的溶液自动连续排出;(3)、蒸发:将浸取后的溶液连续送入蒸发器,回收分离残余物即为糊状叶绿素。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同等能力只需间隙式生产周期的1/2-1/3;2.原料利用率高:蚕沙粉碎为颗粒,物料改变形状,有利浸取,加之连续进出料,固液即蚕沙和浸取溶液逆流运动,产品得率比间隙式平均高出5%。3.成本低:由于连续浸取和蒸发,不间断作业,自动化程度高,物料损耗小,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较低。


以留兰香为原料制备天然叶绿素及其产品的方法。它包括下述工艺步骤:以留兰香为原料,用乙醇浸提,经浸提、过滤、浓缩,精制得叶绿素浸膏。本发明工艺利用一套设备生产出油溶膏状叶绿素铜或叶绿素锌、水溶膏状叶绿素铜或叶绿素锌和水溶粉末状叶绿素铜钠盐或叶绿素锌钠盐6种产品。其中水溶膏状叶绿素铜或叶绿素锌在酸性、中性及碱性条件下都可应用,拓宽了叶绿素的应用范围。本发明产品颜色鲜绿,色泽纯正,光、热稳定性好,安全、无毒副作用,属天然色素,可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医药、化妆品等领域。本发明为绿色天然食品着色剂开辟了一个新的原料来源,为留兰香综合加工利用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一种利用超临界流体从蚕砂中萃取叶绿素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由蚕场或蚕农收集来的蚕砂筛净,称量0.3-2g后加水软化1-6小时,把蚕砂放入萃取釜中,通入二氧化碳,通过高压泵升压到18-30MPa,温度设定为30-65℃,二氧化碳的流量为40-150g/h,萃取1-4小时,在分离器中得到叶绿素。可以在萃取器中加入无水乙醇作为夹带剂,夹带剂的用量为每克原料采用0.05-0.15L的无水乙醇,叶绿素收率可达0.91%,该方法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常规提取过程中经常发生的脱镁、酯化等反应,能最大程度地保持叶绿素原有特性;流程简单,步骤少,生产周期短,效率高,提取完全;不会产生任何新的“三废”物质,对环境保护极为有利。


一种利用超临界流体从螺旋藻中萃取叶绿素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螺旋藻粉0.5-3g放入萃取釜中,通入二氧化碳,通过高压泵升压到20-40MPa,温度设定为30-60℃,二氧化碳的流量为50-120g/h,萃取1-5小时,在与萃取釜相连的分离器中得到叶绿素,也可以在萃取器中加入无水乙醇作为夹带剂,夹带剂的用量为每克螺旋藻粉采用0.05-0.15L的无水乙醇。该方法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常规提取过程中经常发生的脱镁、酯化等反应,能最大程度地保持叶绿素原有特性;流程简单,步骤少,生产周期短,效率高,提取完全;不会产生任何新的“三废”物质,对环境保护极为有利。


从螺旋藻中提取藻蓝蛋白、叶绿素和螺旋藻多糖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取新鲜螺旋藻,称重,离心洗涤,称重藻泥,向上清中加水,搅拌均匀,冻融两次(使细胞壁破裂),第二次溶解后,再加入水,放置2~8h,离心,得上清液和沉淀A,沉淀A经乙醇索式提取,分为提取液和沉淀B,其中上清液用于藻蓝蛋白的提取;沉淀A用于叶绿素锌钠盐的提取;沉淀B用于螺旋藻多糖的提取。本发明的提取工艺集藻蓝蛋白、叶绿素、螺旋藻多糖等活性物质的提取于一体,充分有效地利用了现有的螺旋藻资源,避免了资源的浪费。


  以上全套技术资料优惠价280元:包括所有项目的配方、工艺流程、施工规范等。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北京实用技术网 © 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电话:010-69088636 Email:jilide@163.com 站长QQ:1084244238
  • Powered by 北京实用技术网